琼台酒业
22987:醉仙洞的品质密码

新闻资讯

22987:醉仙洞的品质密码

分享到:

  众所周知,常规的酱酒通常是以一年时间为周期,经过两次投料、九次摊晾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历经一年完成酱酒的生产,也就是俗称的“12987”工艺。

  与众不同的是,醉仙洞的生产周期,是传统酿酒时长的两倍,需要耗费两年的时间,即为“22987”工艺,这是醉仙洞恒温恒湿的洞内环境特征决定的,尤其是恒温环境,让醉仙洞酱酒的发酵始终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。即便是盛夏严冬,也不会产生较大温度的起伏,从根源上保证了醉仙洞酱酒的醇香口感。

  增加一年的时间,是源于醉仙洞酱酒在经过石窖缓慢发酵之后,还要在恒温恒湿的溶洞环境中储存一年时间,也就形成了区别于寻常“12987”工艺的“22987”工艺,是其他酱香酒发酵时长的两倍,更长的发酵时间,孕育了醉仙洞“幽兰香、酱味厚、醒酒快”的独特口感。

  醉仙洞在传统酱酒高温大曲和堆积发酵的工艺上,因地制宜,开创了石窖缓慢发酵的“洞酿酱香型白酒”原生态生产工艺,经相关权威专家论证,是全国范围内具备在溶洞内酿造的酿酒基地。“溶洞酿造、溶洞储藏”,醉仙洞酱酒整个酿造工序都在溶洞内完成,保证了酒质的纯粹口感,更赋予了醉仙洞独特的品质密码。

  两年周期

  醉仙洞“22987”工艺中的“2”,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需要两年的时间,除此之外,还需要历经两次投粮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所以被称为“22987”工艺。

  经过千年的沉淀与历练,22987工艺以“工序复杂、耗费时长、成本高昂、出酒率低、酒质上乘”而著称。

  两次投料

  22987工艺中的第二个“2”,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需要两次投粮。重阳下沙中的“沙”指的就是红缨子糯高粱。

  第一次投料生产的过程,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所谓“下沙”,“下沙”包括润沙、蒸煮、摊凉、加曲、堆积、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。

  二次投料即按照1∶1的比例,加入新的红缨子糯高粱,之后继续上甑蒸煮。摊凉后加入曲药,收堆发酵,然后重新下窖。

  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,只为增加发酵时间,使之裹挟更多微生物,让发酵更加充分、彻底。

  九次蒸煮

  22987工艺中的“9“,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共需历经九次蒸煮。

  其所用容器,名为“甑”,也叫“甑子”,是贵州人常用的做饭的厨房工具。茅台镇的甑子能装高粱1500斤,蒸煮环节很关键,每次蒸煮大约需要两个小时。

  前两次投粮经过两次蒸煮,但不取酒,从第三次蒸煮开始,时间为腊月到次年正月,剩下的7次蒸煮都会取酒,一直到次年农历九月份,蒸煮过程才算完成。

  八次发酵

  22987工艺中的“8”,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共需历经八次发酵。

  每一次蒸煮后,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,即进入“窖期”。

  发酵的窖坑是用贵州当地的窖坑石砌成墙壁,用本地黄泥封住,不能透气,有3-4米深,能装15-20甑的酒糟。

  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,时常洒水,防止干裂进气,醉仙洞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窖池,赤水河谷两山对崎,一日之中此热彼凉,常年恒温恒湿恒氧,是天然的酱酒酿制基地。

  七次取酒

  22987工艺中的“7“,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共需历经七次取酒。

  经过下沙和造沙的高粱淀粉吸胀以后,淀粉开始被糊化、糖化和酒化,接下来就会进入七次取酒程序。

  糙沙酒蒸馏结束,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,经摊凉,加尾酒和大曲粉,拌匀堆集,再入窖发酵一个月,取出蒸酒,即得到第二轮酒,也就是第二次原酒,称“回沙酒”,此酒比糙沙酒香、醇和,略有涩味。

  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“回沙”操作步骤,分别接取三、四、五次原酒,统称“大回酒”,其酒质香浓、味醇厚,酒体较丰满、无杂味。

  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“小回酒”,酒质醇和、糊香好、味长。

  第七次蒸得的酒为“枯糟酒”,又称追糟酒,酒质醇和,有糊香,但微苦、糟味较浓。

  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,稍带枯糟的焦苦味,有糊香,一般作尾酒,经稀释后回窖发酵。


  作为“中国洞酿酱香酒”的醉仙洞,依托“洞酿洞藏”酱香文化底蕴与山区林谷的自然美景、独特的溶洞资源,紧紧围绕贵州酒文化,以酒旅融合的发展模式,将优势的资源集中到品牌上,打造独特的“中国洞酿酱香酒”,并持续创新发展醉仙洞的绵柔酱香,使口感更醇厚、回味更悠长,深受广大酱酒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!